幫助:表格
- 注意事項
表格通常需要在上行代碼換行後寫入,包括在一個表格內部添加表格時。
目錄
[隱藏]創建簡單表格
basic
表格的基礎代碼如下:
{|border="1" |cell |}
效果:
cell |
橫向與豎向的單元格
「||」或「換行+|」都可以橫向創建一個新單元格。而新起一行的「|-」在表格中創建新的一行。「|-」等價於「|---」,也就是短橫可以無窮多。
代碼(只參考文本)如下
{|border="1" |A ||B ||C |- |D |E |F |}
效果如下:
A | B | C |
D | E | F |
添加標題
使用「|+」可以給表格添加標題。
代碼如下
{| border=1 align=right Template:Color '''这是标题''' 请参看: |[[独立]]||[[1949年]] |- |[[国家]]||[[中华人民共和国]] |- |[[时区]]||[[UTC]]+8 |- |[[国歌]]||[[义勇军进行曲]] |- |[[域名]]||.cn |}這是標題 請參看:
獨立 | 1949年 |
國家 | 中華人民共和國 |
時區 | UTC+8 |
國歌 | 義勇軍進行曲 |
域名 | .cn |
複雜的表格
橫縱向合併單元格
使用過Excel的編輯者應該都知道,Excel中有向某方向合併單元格的功能。而在wikitext中,代碼「colspan=」可以實現橫向合併單元格,等號後數值(直接輸入不加引號)表示合併的單元格的數量。「rowspan=」可以實現縱向合併單元格,等號後數值(直接輸入不加引號)表示合併的單元格的數量。 實際合用如下;
{| border="1" |- |栏目一 || 栏目二 || 栏目三 |- |Template:Color| A |Template:Color| B |- | C | D |}
將有這樣的效果:
欄目一 | 欄目二 | 欄目三 |
A | B | |
C | D |
嵌套表格
在某一單元格內增加嵌套表格類似於在Excel中拆分單元格。其實質顧名思義,就是在一個表格內再「嵌套」一個表格,即「表中表」。 若創建一個1行3列的表格,並在第二行插入一個兩行的嵌套表格,我們需要:
{| border=1 |原有 | Template:Color |表格 |}
得到:
原有 |
|
表格 |
摺疊
使用此,可以讓表格有摺疊的功能。可以在保證版面的前提下插入必要的內容。請注意:無論如何摺疊,第一行單元格將永不會被摺疊。
注意:第一行的border="1"不再使用,且被改為class="……"。
代碼如下:
{| class="wikitable mw-collapsible"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" |我是表格 |- | 这些内容可以被折叠。 |}
將有這樣的效果:
合併我是表格 |
這些內容可以被摺疊。 |
亦可以使之默認處於隱藏狀態。
代碼如下:
{| class="wikitable 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" |我是表格 |- | 这些内容必被折叠。 |}
將有這樣的效果:
展開我是表格 |
備註:這裏的
style="text-align:center"
代碼旨在讓其中的內容居中顯示。這對於一些需要居中排版的情況是一個很好用的開關。
- 一點提醒
- 包括嵌套表格和普通表格,所有的表格起始符「{|」必須在上行代碼換行後寫入。
- 事實上,「colspan」「rowspan」所帶來的效果也可以用嵌套表格來實現(想想怎麼做..)。但是,為了代碼檢查和編輯的方便,任何時候都請選擇較簡潔的代碼。
為什麼我的表格和別人的不一樣?
邊框粗細與單元格距
邊框粗細由參數「border」決定,數值上為任一非負數,默認值為0。輸入時應在參數數值上打上半角引號。 單元格邊框與表格外框的距離由參數「cellspacing」決定,默認值為1。數值及輸入要求同上。 兩參數之間應有空格。
{|Template:Color |(1,1)||(1,2) |- |(2,1)||(2,2) |}
可以得到:
(1,1) | (2,1) |
(1,2) | (2,2) |
或者:
{|Template:Color |(1,1)||(1,2) |- |(2,1)||(2,2) |}
那麼:
(1,1) | (2,1) |
(1,2) | (2,2) |
嵌套表格樣式
嵌套表格外框與被嵌套表格單元格框距離由參數「cellpadding」決定,這個參數應寫在表格頂部。數值和輸入要求與前文等同,默認值為1。 用例
{| border="1" Template:Color |原有 | {| border="2" |插入 |- |表格 |} |表格 |}
生成:
原有 |
|
表格 |
- 提示:上文所述的一些參數在寫入時應當兩兩之間應留有一個空格。
輸入:
{| border="1" Template:Color |原有 | {|border=2 |插入 |- |表格 |} |表格 |}
生成:
原有 |
|
表格 |
文本顏色
設置表格中文字的文本顏色,通常有三種方法。
- 若要僅使某單元格內文字呈現顏色,則應使用下面這一方法。
{| border=1 | Template:Color 我是纯洁的白色 Template:Color | 我是黄色 |}
生成:
我是純潔的白色 | 我是黃色 |
- 若是整個行、列、表格的文字都呈現相同顏色,則應當使用如下方法。
{| Template:Color border="1" |- | 这行是 | 蓝字 | 我要换色 |- Template:Color | 这行是 | 红字 | 再换个色 |- | 这行 | Template:Color | 比较 | Template:Color不一样Template:Color |}
生成:
這行是 | 藍字 | 我要換色 |
這行是 | 紅字 | 再換個色 |
這行 | 比較 | 不一樣 |
- 提示:若要在統一文字顏色的行、列、表格中讓某一單元格文字顯示不同的顏色,只需要對這個單元格使用第一種方式即可,參見第二個栗子的最後一行。
- 事實上,在表格中直接使用普通的「{{color|red|这段文字将会显示为红色}}」也是可行的,但是,太麻煩了。
單元格顏色
使單元格着色的方式與文字相似,且二者可以混合使用。以上一小節的第二個例子為例,增加背景色:
{| Template:Color border="1" |- | 这行是 | 蓝字黄背景 | 我要换色 |- Template:Color | 这行是 | 红字深蓝背景 | 再换个色 |- | 这行 | Template:Color | 比较 | Template:Color|Template:Color不一样Template:Color |}
生成:
這行是 | 藍字黃背景 | 我要換色 |
這行是 | 紅字深藍背景 | 再換個色 |
這行 | 比較 | 不一樣 |
- 小提醒:
- 兩個顏色參數之間應該用分號(半角)隔開。
- 顏色參數應區別於其它參數而至於引號內。
- 顏色參數的值應以半角冒號連接,而不是等號
- 至於顏色列表,參見後文的列表和幫助文件。[1]
層疊樣式表
WP內置了zhwiki:CSS,用于格式化表格,可以通過在{|
之後加入class="wikitable"
使用。例如:
{| class="wikitable"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" |+乘法表 |- ! × !! 1 !! 2 !! 3 |- ! 1 | 1 || 2 || 3 |- ! 2 | 2 || 4 || 6 |- ! 3 | 3 || 6 || 9 |}
可以得到:
× | 1 | 2 | 3 |
---|---|---|---|
1 | 1 | 2 | 3 |
2 | 2 | 4 | 6 |
3 | 3 | 6 | 9 |
設定行高與列寬
整個表格的行高(height)和列寬(width),以及任意列的列寬可以進行設定。要設定任意行的行高,可以通過設定該行任意一個單元格的行高來實現。如果存在行、列的高、寬沒有設定,那麼表格的顯示結果可能隨瀏覽器的不同而不同。
{| Template:Color border="1" |- | abc | def | ghi |- Template:Color | jkl | Template:Color |mno | pqr |- | stu | vwx | yz |}
將得到這樣的結果:
abc | def | ghi |
jkl | mno | pqr |
stu | vwx | yz |
- 移至 ↑
像其他參數一樣,顏色參數指定的優先順序為:單元格→行(列)→全表。
HTML4.01制定16種顏色名稱,附上16進位值如下所示:black #000000 silver #c0c0c0 maroon #800000 red #ff0000 navy #000080 blue #0000ff purple #800080 fuchsia #ff00ff green #008000 lime #00ff00 olive #808000 Yellow #ffff00 teal #008080 aqua #00ffff gray #808080 white #ffffff 請參見:Help:顏色列表